学科代码:083900 英文名称Cyber security
一、学科简介
网络空间安全研究网络空间环境中网络、系统以及信息产生、传输、存储、处理时所面临的威胁和防御问题,最终使信息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使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安全可信。长安大学“网络与空间安全”在2017年申报,2018年1月19日公示结束,2018年3月2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下文批复的硕士学位一级学科点,2019年正式招生。依托长安大学在交通领域的专业特色,以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独立科研的高水平硕士研究生为目标,注重突出行业特色并满足我国信息安全建设的需求,按照“立足信息学科,服务三大行业”的发展思路,紧密围绕学科前沿热点,以及我国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及城乡建设行业信息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已经形成了“网络信息内容安全”和“网络信息行为安全”两个大的方向,具体包括公钥密码学理论与应用、车联网信息内容安全、网络舆情信息内容检索和分析、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的研究。形成了由省级创新人才、青年杰出人才等组成的教学与研究团队。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公钥密码学理论与应用、车联网信息内容安全、网络舆情信息内容检索与分析、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技术、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相关的专业知识;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外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可以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具有较高的网络空间安全综合专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承担网络空间安全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养。成为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网络空间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公钥密码学理论与应用方向
公钥密码学理论与应用,该方向围绕抗泄露密码、基于属性的密码、同态密码、后量子密码等新型公钥密码的理论、技术及其在区块链、云计算、雾计算、隐私计算等领域的应用开展研究,针对交通行业计物联网信息安全共性问题,在物联网智能感知与数据挖掘、车联网数据安全、车联网隐私保护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
(2)车联网信息内容安全
随着车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车载软件、固件和硬件以及车载网络通信的信息安全日益严峻,主要表现为网络空间攻击和木马病毒等对车辆通信劫持,对敏感数据的篡改、非法利用和隐私泄露,导致车载智能网关、娱乐系统、电控单元等功能失效,从而对车载设备的感知、处理和控制机制带来致命损害,威胁到人民生民和财产的安全。本研究方向为深入研究车联网场景下车载电子系统的信息安全,提升网络、通信、数据等安全保障能力以及提升车联网体系的整体安全防护能力,主要创新研究车联网安全协议测试、车载系统入侵检测技术、车载网络访问控制等核心关键问题,不断提高车联网中自动漏洞与安全隐患识别、阻断、处置和跟踪,以科研推动产业链的安全协同建设。
(3)网络舆情信息内容检索和分析
该研究方向围绕网络信息提取、网络文本表示建模、网络文本情感倾向性分析、意见挖掘与观点分析等内容展开研究。针对网络舆情监测的应用需求,充分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及信息检索技术,构建舆情智能监测平台,为高效的网络舆情发现、监测、预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4)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技术
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技术,一种将消息嵌入某种载体以实现隐蔽通信、存储或认证的技术,是“网络信息行为安全”方向的研究重点,本学科在此方向的科研与教学重点侧重的是基于三维模型的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技术。在大数据时代,隐蔽通道上的数据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本方向可以为国家相关部门、研究机构培养信息隐藏专门人才,以抢夺隐蔽网络空间的控制权。
(5)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的研究
该方向围绕大数据应用中的可信认证、可信传输、可靠共享等内容展开研究,针对交通行业大数据安全应用的需求,构建可信评估指标体系规范、安全对接策略自适应规范和安全共享错误检测规范,设计支持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不可伪造、不可关联、抗共谋及有条件的可追踪、可恢复等安全关键技术,为交通行业大数据安全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培养方式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科研相结合的方式,既要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指导方式上采取指导教师负责制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发挥主导作用,负责指导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指导小组负责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包括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并在学院统一安排下组织开题、中期考核、答辩,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工作,充分发挥学术群体作用。
五、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因创业休学的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应至少取得28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1.公共基础课(最低取得8学分)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为第二外国语。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备注 |
s1306005 |
中级日语(第一外语) |
2.0 |
40 |
考试 |
秋 |
|
s1605021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0 |
32 |
考试 |
秋 |
|
s1305020 |
英语(第一外语) |
3.0 |
32 |
考试 |
春 |
|
1306001 |
高级日语(第一外语) |
2.0 |
40 |
考试 |
春 |
|
1306003 |
高级俄语(第一外语) |
2.0 |
40 |
考试 |
春 |
|
s1305010 |
英语(第一外语) |
3.0 |
32 |
考试 |
秋 |
|
s1306006 |
中级俄语(第一外语) |
2.0 |
40 |
考试 |
秋 |
|
1304009 |
研究生英语二外 |
2.0 |
32 |
考试 |
秋 |
|
2.专业基础课(最低取得12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 |
2.0 |
32 |
考试 |
秋 |
|
|
现代密码学 |
2.0 |
32 |
考试 |
春 |
|
|
科技论文写作(信息学院) |
2.0 |
32 |
考查 |
春 |
学术论文写作 |
|
密码应用与安全 |
2.0 |
32 |
考查 |
春 |
思政示范 全英文 |
|
信息隐藏 |
2.0 |
32 |
考试 |
秋 |
全英文 |
|
社交网络与分析 |
2.0 |
32 |
考查 |
春 |
全英文 |
3.专业选修课(最低取得6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新技术安全 |
2.0 |
32 |
考查 |
春 |
|
|
安全协议设计与分析 |
2.0 |
32 |
考试 |
秋 |
全英文 |
|
物联网安全 |
2.0 |
32 |
考试 |
秋 |
|
|
软件安全 |
2.0 |
32 |
考查 |
春 |
|
4.公共选修课(最低取得2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信息内容安全原理 |
2.0 |
32 |
考查 |
春 |
|
|
应用系统安全 |
2.0 |
32 |
考查 |
春 |
|
|
隐私保护 |
2.0 |
32 |
考查 |
春 |
|
|
高级网络安全 |
2.0 |
32 |
考查 |
春 |
|
s0015 |
创新、发明与专利实务 |
2.0 |
26 |
考试 |
秋 |
|
s0014 |
创新创业实战 |
1.0 |
16 |
考试 |
秋 |
|
s0013 |
商业计划书的优化 |
1.0 |
10 |
考试 |
秋 |
|
s0012 |
创新创业大赛赛前特训 |
1.0 |
10 |
考试 |
秋 |
|
s0011 |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
2.0 |
25 |
考试 |
秋 |
|
s0010 |
劳动通论 |
3.0 |
32 |
考试 |
秋 |
|
s0009 |
创新创业 |
3.0 |
32 |
考试 |
秋 |
|
s0008 |
美的历程:美学导论 |
1.0 |
11 |
考试 |
秋 |
|
s0007 |
人工智能,语言与伦理 |
2.0 |
21 |
考试 |
秋 |
|
s0006 |
艺术哲学:美是如何诞生的 |
2.0 |
21 |
考试 |
秋 |
|
s0003 |
中华诗词之美 |
2.0 |
28 |
考试 |
秋 |
|
s0004 |
儒学复兴与当代启蒙 |
1.0 |
16 |
考试 |
秋 |
|
s0017 |
中国共产党历史 |
1.0 |
10 |
考试 |
秋 |
|
s0005 |
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 |
2.0 |
28 |
考试 |
秋 |
|
s9201001 |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
1.0 |
20 |
考试 |
秋 |
|
s1110500 |
科技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
2.0 |
36 |
考查 |
春 |
|
s0022 |
健美操与科学锻炼 |
1.0 |
32 |
考查 |
秋 |
|
s0021 |
健美操ABC |
1.0 |
36 |
考试 |
秋 |
|
s0020 |
社会主义发展史 |
1.0 |
10 |
考试 |
秋 |
|
s0016 |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解读 |
1.0 |
18 |
考试 |
秋 |
|
s0018 |
新中国史 |
1.0 |
10 |
考试 |
秋 |
|
s0019 |
改革开放史 |
1.0 |
10 |
考试 |
秋 |
|
5.学术活动(最低取得1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备注 |
s0002 |
学术活动 |
1.0 |
0 |
考查 |
秋 |
|
6.综合训练、学术交流、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等
4个学分
七、培养环节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环节(28学分)及其他环节(5学分),其他环节包括学术活动、综合实践、学术交流、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等。课程教学提倡采用混合式教学、慕课翻转、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术团队的作用;以参与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等形式完成综合实践;在学期间至少应参加6次以上学术活动并完成相应总结报告;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等培养环节分别在第三、第四学期由学院统一组织实施。
八、学位论文及学术成果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与学术成果要求按《长安大学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长安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认定办法》《长安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等相关规定执行。